别再只买出国保险!其实本地旅游更该有保障

在这个旅游复苏、周末长假一到就「Cuti-Cuti Malaysia」的年代,我们越来越常听到亲朋好友说:“出国一定要买旅游保险!”但如果目的地是兰卡威、登嘉楼、沙巴呢?很多人就不以为意,甚至觉得“国内还要买旅游保险,太夸张了吧?”

身为长期关注中小企业与保险数码化发展的从业者,我观察到,这种“出国才买保险”的习惯,其实潜藏着很大的风险盲点,也反映出我们对风险认知的不足。

本地旅行真的“安全”吗?

老实说,本地旅行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“保险”。

我们来看几个实际例子:公共假期南北大道一堵就是四五个小时,碰上雨季,水灾或山崩时有发生;还有在国内飞行转机延误、行李遗失、甚至是旅途中突然生病或意外受伤。

别说旅行了,就连日常通勤都可能遇到这些突发情况,更别提一家大小外出旅游时的不确定性了。

其实本地旅游保险很便宜,也很值得

你可能会问:“但国内旅游保险会不会很贵?” 其实完全不是!现在透过数码平台如 easycover.my 投保,一份为期 5 天、保额高达 RM80,000 的本地旅游保险,保费可能只需 RM10 左右却涵盖:

  • 意外身故保障
  • 永久伤残赔偿
  • 意外医疗费用报销
  • 紧急医疗转送服务
  •  遗体运返原籍费用
  • 行李与个人财物遗失赔偿

你可以想象吗?一份保障比你高速公路过路费还便宜,却能带来心理上极大的安定

谁更该认真考虑本地旅游保险?

在我的客户与合作企业中,我观察到几个族群其实非常适合纳入这项保障:

  • 带着小孩或年长者出游的家庭
  • 商务出差人士,行程紧凑、行李贵重
  • 喜爱户外运动的年轻人,如潜水、登山、骑摩托环
  • 前往东马、沙巴砂拉越等地的国内飞行旅客
  • 出席婚礼、毕业典礼等有时间敏感行程者

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公司鼓励员工 work-life balance,企业甚至可以考虑将本地旅游保险纳入员工福利的一部分,既显示关怀,也强化企业形象。

为什么我们对“本地”就掉以轻心?

我常在想,我们之所以忽略本地旅游的保障需求,也许是因为“本地”这两个字,带给我们一种熟悉与安全感。但说到底,意外和突发状况不会因为你在本地就对你“网开一面”

“出国才买保险”这个观念,在数码时代应该要被重新定义。无论你是飞往东京还是飞往亚庇、或只是从吉隆坡开车去怡保,风险的可能性没有减少,反而更容易因为我们没准备而措手不及。

数码化,让投保更简单

我们在 easycover.my 推出本地旅游保险时,最大的考量之一就是:“如何让消费者更容易、更快速地投保?”

我们不希望这是个复杂的过程,而是能做到:

  • 线上3分钟搞定
  • 即时报价、即刻生
  • 无需额外文件或体检
  • 保障文件储存在手机或App中,随时可查

这类创新,正是帮助中小企业、年轻旅客与一般家庭,建立正确保险习惯的第一步。

保险无关距离,而关乎责任与意识

在商言商,如果我们愿意花RM10买一杯咖啡、RM20吃一顿便饭,那么花RM10去为一次国内旅行做个保障,真的不难。

本地旅游保险并不是奢侈,而是一种责任感——对自己、对家人、对员工的责任。

我希望更多的马来西亚人,在打包行李准备出发时,除了带上防晒乳和身份证,也别忘了把“保险”这道无形的保护伞随身携带。这样,旅程才真正完整。

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LinkedIn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Your Financial Bridge for Life